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从青藏高原出发,穿高山、越峡谷、汇百川、纳千流,黄河在神州大地奔腾5400余公里,哺育了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滋养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着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党的十八大以来,踏遍黄河上中下游9省区,目光所及、驻足所思,尽是对母亲河未来的深谋远虑。
“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言之殷殷、情之切切,九曲黄河激荡起更为雄浑的新时代交响。
大河之治
“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也是一部治国史”
2019年9月17日,河南郑州,黄河博物馆“千秋治河”展厅。
在一幅历史上的黄河改道图前,习近平总书记久久凝视。
决溢范围北至天津,南达江淮,纵横25万平方公里,摇摆不定的流线如厉鞭抽向大地,给百姓带来苦难。
黄河既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生命河,也是一条桀骜难驯的忧患河。
曾几何时,黄河“多淤、多决、多徙”“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在新中国成立前的2500多年间,下游共决溢1500多次,改道26次。
“黄河宁,天下平。”“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也是一部治国史。”思接千载,总书记深刻思考着治黄与治国的关系。
千百年来,华夏儿女祈愿着黄河安澜。新中国成立后,历史将治黄重任交到中国共产党人手中。据统计,新中国成立至今,黄河实现70多年伏秋大汛不决口,24年不断流,先后抵御12次大洪水,创造“地上悬河”治理奇迹。
“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才能真正实现黄河治理从被动到主动的历史性转变,从根本上改变黄河三年两决口的惨痛状况。”习近平总书记说。
来到黄河国家地质公园,习近平总书记沿黄河岸边步行察看周边环境。
2019年9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南考察。这是17日下午,习近平在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眺望黄河郑州段。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凭栏远眺,眼前天高水阔,林密鸟翔。总书记心中,谋划着黄河安澜的宏伟蓝图。
五害之属,水最为大。深知治水之重、之难,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在我们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中,一些地方几度繁华、几度衰落。历史上很多兴和衰都是连着发生的。要想国泰民安、岁稔年丰,必须善于治水。”
黄河,无疑是治水的重中之重。
“国庆前夕大家都很忙。再忙,黄河问题还是要安排时间认真研究一下,党中央对这个问题高度重视。”第二日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开宗明义。
2019年9月18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我们都把黄河称为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总书记的一番话,道尽黄河之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大意义。
“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尽管黄河多年没出大的问题,但黄河水害隐患还像一把利剑悬在头上,丝毫不能放松警惕。”
带着这样一种忧患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临黄河一线考察汛情。
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2021年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彼时,黄河秋汛洪水已经退回主河槽,但从主河槽到码头绿化带10多米的“过界”痕迹依旧清晰可见。
刚一下车,总书记便问询前段时间水位最高时的水边线在哪里。
“这就是10月8日漫滩时的水边线。”在码头上,黄河河口管理局负责人手持展板,向总书记一一汇报。
码头风高浪急,总书记伸手帮助扶着晃动的展板,仔细察看,不时插话提问。
当听到黄河秋汛虽然“有惊有险”,但没有出现重大损失和人员伤亡,总书记点头肯定。
“今天来到这里,黄河上中下游就都走到了,我心里也踏实了。”习近平总书记说。
两天后的座谈会上,总书记再向负责治黄的同志们谈及大河之治的初心使命:把黄河的事情办好,“这也是毛主席当年的夙愿”,“如今我们接着做起来了”。
“我们不能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要坚持问题导向,再接再厉,坚定不移做好各项工作。”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
黄河下游有着广阔的“滩区”。主河槽与防汛大堤之间的滩区,是黄河行洪、滞洪、沉沙的重要区域,也是滩区人民生活生产之所。
“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就关心黄河滩区迁建问题。全面开展搬迁、迁建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在山东东营垦利区杨庙社区,总书记见到了他一直牵挂着的黄河滩区群众。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杨庙社区(2021年10月1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三年攒钱、三年筑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曾是滩区群众住房难的真实写照。如今在杨庙社区,排排楼房与条条公路整齐交织,现代化的便民服务设施齐全,印证昔日“穷窝窝”的翻天巨变。
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杨庙社区幼儿园,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户外活动(2021年10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黄河大坝上,听历史,看变迁;老年人餐厅里,掀锅盖,话家常;居民家中,问变化,听民声……一路边走边看边问,总书记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看到你们安居乐业,我感到很欣慰。”
“共产党是干什么的?是为人民服务的,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所以我们要不断看有哪些事要办好、哪些事必须加快步伐办好,治理好黄河就是其中的一件大事。”
这是党对人民的承诺,也是领袖深厚的为民情怀。
2022年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表新年贺词。他说:“近年来,我走遍了黄河上中下游9省区。无论是黄河长江‘母亲河’,还是碧波荡漾的青海湖、逶迤磅礴的雅鲁藏布江;无论是南水北调的世纪工程,还是塞罕坝林场的‘绿色地图’;无论是云南大象北上南归,还是藏羚羊繁衍迁徙……这些都昭示着,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温暖的话语充满力量,振奋人心。
大河之美
“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我曾经讲过,长江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今天我要说,黄河一直以来也是体弱多病,水患频繁。”对母亲河的“健康”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牵肠挂肚。
黄河之病,既有先天不足的客观制约,也有后天失养的人为因素——
全国主要流域中,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占流域土地面积比例最大;上中下游生态易退化,恢复难度极大且过程缓慢;部分地区污染排放强度较高。
生态问题,考验历史眼光。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定下调子——“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
整体把脉、系统开方。统筹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总书记要求把黄河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谋划:上游以提高水源涵养能力为主;中游要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下游要注重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提高生物多样性。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赴青海考察。从北京出发,飞机一路向西,经华北平原,越太行山脉,过黄土高原,抵达青藏高原。
舷窗外,黄河之水一路奔涌,两岸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告诉人们,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面临的难度绝非寻常。
青海坐拥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每年从这里输出的清洁水源,约占到黄河全流域的一半。在总书记心中,青海生态就像水晶一样,弥足珍贵而又非常脆弱。
鸟儿在青海察尔汗盐湖边的淡水湖上栖息(2017年9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在察尔汗盐湖,了解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情况;在清洁能源企业,考察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在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通过远程视频察看黄河源头鄂陵湖-扎陵湖等点位实时监测情况……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青海的生态保护问题。
总书记明确要求:“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
在一次座谈会上,提及保护“中华水塔”,总书记提出:要想一想这里是国内生产总值重要还是绿水青山重要?作为水源涵养地,承担着生态功能最大化的任务,而不是自己决定建个工厂、开个矿,搞点国内生产总值自己过日子。
从上游的“中华水塔”三江源,到中游的“中央水塔”秦岭、“华北水塔”山西……山一程,水一程,总书记心系“国之大者”。
“你们这里是华北水塔,京津冀的水源涵养地,是三北防护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拱卫京津冀和黄河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2020年5月,在山西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
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孕育了灿烂的三晋文化。由于流域内过度开发,汾河生态曾遭受很大破坏,水质受到严重污染。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一定要高度重视汾河的生态环境保护,让这条山西的母亲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
这次来山西,总书记专程到汾河岸边走一走看一看。
当地同志汇报,太原市采取了汾河及“九河”综合治理、流域生态修复等举措,汾河水质逐渐向好,两岸绿化带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总书记频频点头:“真是沧桑巨变!太原自古就有‘锦绣太原城,三面环山,一水中分’的美誉,如今锦绣太原的美景正在变为现实。”
“要切实保护好、治理好汾河,再现古晋阳汾河晚渡的美景,让一泓清水入黄河。”总书记对当地领导干部强调。
从汾河入黄口北望,黄河劈开晋陕峡谷,两侧的黄土高原连绵起伏,这里是黄河泥沙的重要来源。如今,绿意正在点染这片黄色的土地。
2022年金秋时节,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的苹果园,一片丰收景象。
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果园,同老乡们亲切交流,并采摘了一个红红的大苹果。
延安,曾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如今,随着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治理水土流失的举措持续推进,曾经的沟沟峁峁已是树成荫、木成林。
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的山山峁峁被茂密的山林覆盖(2021年12月2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总书记曾在陕北插队,回忆起知青岁月说,过去陕北老乡们修梯田、种庄稼,面朝黄土背朝天,抡起老锄头干活,广种薄收,十分辛苦,如今山坡上退耕还林种上了苹果,老乡们有工作、有稳定收入,孩子有好的教育,老人都有医保,生活越来越好。
行之念之。从三江之源到渤海之滨,习近平总书记步履所至、心之所向,满是关切。
2021年10月,在黄河入海口,总书记沿着木栈道步入湿地深处,实地察看这片动植物的乐园——秋日,海风吹拂,芦花摇曳,几只鸿雁、斑头雁栖息在水中小洲上。
鸟类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飞翔(2022年9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范长国 摄
当地负责同志介绍,这些年通过退耕还湿、退养还滩,推进湿地修复,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我们这里是中国东方白鹳之乡、黑嘴鸥繁殖地,去年以来还新发现了火烈鸟、白鹈鹕、勺嘴鹬。”
“到这里来的游客多吗?”总书记问。
“最多的时候年游客量60万,我们限定了每天最大游客量。”当地负责人答道。
总书记叮嘱:“要管理好,不能让湿地受到污染,也不能打猎、设网捕鸟。”
2023年11月12日,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候鸟在飞翔。新华社记者 徐速绘 摄
如今,这里正在创建全国首个陆海统筹型国家公园,推进一系列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大美湿地尽显生机。
“不利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事,坚决不能做。”总书记的要求振聋发聩。
上游保护,中游治理,下游修复。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各地以保护为红线,为黄河“治病”,母亲河日渐恢复生机活力。
大河之要
“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创作好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
“黄河上中游7省区是发展不充分的地区,同东部地区及长江流域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滞后,内生动力不足……”
面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深刻剖析。
先发展还是先保护?控供给还是控需求?谋一地还是谋流域?推进高质量发展,在黄河流域面临更多矛盾与纠葛,需要有万里在胸的思维和眼光。
从三江源到入海口,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到“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一路调研思索、一路解题定调。
2021年10月22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山东省济南市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明确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黄河北岸,山西运城。五彩斑斓的盐湖见证“盐运之城”的产业变革。
2023年5月16日,运城盐湖旁,展台上放着洁白的河东大盐。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展板、展品等听取有关情况介绍,实地察看盐湖风貌。
4600多年的食盐开采史、70年的无机盐开发史——运城因盐而兴,却也因长期的资源依赖面临过度开采、产业陈旧、污染加重的困境。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运城迎来转型机遇。
退盐还湖,腾笼换鸟!
2020年起,盐湖保护范围内停止一切工业生产,盐湖开始从矿区、工业区变身为生态保护区、旅游打卡地。
同时,运城加快培育壮大汽车装备制造、新材料、绿色建材、电子信息、食品医药等新兴产业集群,利用区位优势,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明了沿黄各省区的发展方向:黄河流域各省区都要坚持把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作为谋划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
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平衡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河南南阳,跨黄河、长江、淮河三大流域,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水龙头”“总开关”所在地。
“这个地方我一直想来。”2021年5月13日,中线一期工程渠首。习近平总书记伫立船头,语带关切,“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这个地方的运行以及这里的移民工作,我一直关注着,这一次看一看我很高兴。”
水,生命之源,生产必需。我国的水资源时空分布却极不均衡,夏汛冬枯、北缺南丰。
在后来召开的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畅通的国内大循环,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需要水资源的有力支撑。”
2021年5月14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南省南阳市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一席话,将水资源置于关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
黄河流域,水资源总量仅是长江的7%,却承担了全国12%人口、17%耕地、50多个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务,供需矛盾更为突出。
难题何解?
习近平总书记语气坚定: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
这是一场深度节水控水攻坚战:推行节水灌溉、发展旱作农业、开展畜牧渔业节水、强化再生水利用、促进雨水利用……
这是一项严格的刚性约束:建立水资源承载力分区管控体系,限制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城市发展规模、高耗水项目建设和大规模种树,建立覆盖全流域的取用水总量控制体系……
全黄河流域行动起来,“有多少汤泡多少馍”的朴素道理深入人心。
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统筹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宁夏平原得黄河灌溉之利,自古有“塞上江南”美誉。
2020年6月9日,在银川市贺兰县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习近平总书记登上观景塔,俯瞰园区全貌;沿着田埂走进稻田,同正在劳作的村民们亲切交谈;舀起鱼苗、蟹苗,放进田边水渠……
在这里,总书记强调要注意解决好稻水矛盾,采用节水技术,积极发展节水型、高附加值的种养业,保护好黄河水资源。
“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那次宁夏之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宁夏提出殷切期望。
先行,既是敢闯敢试的勉励,也是深刻考量的定位。
要求三江源、祁连山等地区“创造更多生态产品”,嘱咐河套灌区、汾渭平原等粮食主产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指示区域中心城市等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提高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
站在谋全局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精准谋划沿黄各省区发展定位,指导黄河沿岸地区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奏响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
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谋划当前与长远的关系。
“开渠的人,千古留名、青史留名啊!”
202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黄河边的另一处农业重地——内蒙古巴彦淖尔,在河套灌区水量信息化监测中心的沙盘前驻足良久。
新中国成立以来,数十年的水利建设,在河套平原上印刻下如人体血脉般延展扩散的7级灌排体系,总长6.4万公里,相当于地球赤道的一圈半。
总书记对这个灌溉系统赞叹不已:“它将来会作为百年、千年基业留下来的。”
第二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呼和浩特市听取了当地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等情况介绍。
“接下来有什么计划?”总书记问。
当地负责能源产业发展的同志汇报:“预计到2025年,内蒙古新能源装机和发电量,比2022年翻一番以上,外送电量翻两番以上。”
习近平总书记叮嘱:“内蒙古能源产业长期以来以煤为主、因煤而生。但是产业太单一不行,多元化发展是方向。能源建设不能光靠传统产业,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建设绿色中国。”
从眼前的灌渠,看到千年的基业;从新能源产业,看到绿色中国的前景,习近平总书记关心着当前的黄河,也擘画着流域的未来。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非一日之功。”处理好当前与未来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
“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既要谋划长远,又要干在当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让黄河造福人民。”
大河之魂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从中华民族厚重深远的精神河床流淌而来,黄河正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波澜壮阔奔腾而去。